馬英九祖母之墓碑

懿德長昭,馬母向太夫人靈右

蔣經國題

顯妣馬母向太夫人之靈墓

太夫人系出湖南衡山白蓮寺向家,年二十歸立安公,襄助其學鑄造,辦團練,出私囊以排難解紛,興建祀學路橋,公產遍族里。年三十二而寡,為盜匪豪劣所苦,遷碣衡城,而三訟於潭邑。矢志守節教子,遍求良師於塾中,泣述立安公義行,反覆叮囑毋忘天下寡孤。習性勤儉而待人寬厚,嘗一再豁免佃農積欠,故大陸淪陷,為匪尋送公審,皆涕泣為之請命。終聯名保釋,陰助其脫逃來台。

……….

男鶴齡、延齡

媳厚修、莉莉

孫  英九、英石、長孫媳美青

孫女以南、乃西、莉君      敬立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十日

全宇宙明星楊紫瓊的家族史

全宇宙明星楊紫瓊與她的家族史

作者:伏靈

華裔影星楊紫瓊(Michelle Yeoh)憑其在《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中文片名又譯作「天馬行空」)的傑出表演獲得了最新一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今年可謂是電影界的楊紫瓊年,因為她一口氣拿下了一連串耀眼重量級國際獎項,創造了亞裔在此獎項上的歷史記錄,作為電影界的常青藝人,其專業造詣與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令人敬佩。那麼,這麼傑出的人才,除了個人天分與後天努力之外,是否她的成就也與家族歷史有密切關係呢?

楊紫瓊1962年8月6日出生在馬來西亞怡保一個華裔家族。這個家族移居馬來西亞的歷史至少從楊紫瓊的曾祖父楊寬裕就已經開始。楊寬裕1872年生於中國福建同安縣,像其他福建孩子,7歲開始啓蒙,進了私塾,成績非常優異,塾師異常喜愛,但楊寬裕在私塾讀了不到五年,父親就不幸過世,他只好輟學與兄長一起通過販售土布補貼家用,同安布行林立,與南洋有著非常悠久的貿易往來關係。1899年,27歲的楊寬裕跟隨族人下南洋,在馬來西亞怡保一家華人開設的貿易公司做夥計,由於頭腦靈活,不到半年就當上了經理。再過一年,他開始獨立創業,租屋開設了自己的五金商店,從中國進口各種商品,由於經營得法,他很快打開了局面,成為當場商界新興才俊。1902年,楊寬裕娶當地著名華裔領袖林姓女兒為妻,林家育有四子與一個女兒。

當孩子們到了讀書年齡時,楊寬裕將他們都送到當地最好的私立學校聖邁克爾學校(St Michael’s School)就讀。長子楊錦坤,在馬來西亞怡保州經營家族汽車運輸業,負責近打巴士公司業務,即楊紫瓊的祖父。二子楊錦超在怡保州辦了一家慶大橡膠廠,他亦是一名著名的股票經紀人。三子楊錦成1939年在中學畢業後考入劍橋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外科教授,從1975年開始擔任新加坡議會議長,1985年擔任新加坡代理總統,成為全球著名政治領袖。他有一個女兒楊素瓊嫁給信和置業的董事會主席黃志祥,她的公公就是新加坡首富黃廷方;四子楊錦良也畢業於美國一所醫學院,後來在美國檀香山當放射科醫師,在怡保,除了楊氏,著名華裔家族還包括林氏與周氏,三家互相通婚,構成一個龐大的親族網絡。

為報答祖恩,楊寬裕曾回家鄉重修了祖墳,1930年就捐贈五千大洋在家鄉創建寬裕學校,造福桑梓。楊寬裕並在廈門購買四幢樓房作為寬裕學校的校產,以租金作為學校運營經費。楊寬裕逝世於1947年。他過世後,其捐助的學校由其子女繼續資助。

楊錦坤則育有六子,長子仍然在怡保經商,有三個兒子均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當醫學教授或獨立外科醫生。楊建德從英國留學回國後,則回到了馬來西亞,繼承家族運輸業生意,創新了自己的利南長途快車有限公司,同時他又開辦了怡保當地最大的律師樓。除此外,他也是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的元老,曾擔任馬華全國副總會長、霹州聯委會主席及顧問等職,由於馬華與由馬來民族統一機構 (巫統)及馬來亞印度國民大會組成的國民陣線一直是馬國政壇重要政治力量,目前首相納吉亦是代表國陣執政。2014年楊建德逝世時,納吉就第一時間表示志哀,他被授予拿督爵位。楊建德娶有三房太太,育有16個孩子,無疑女兒楊紫瓊是其中全球最有影響力者。

事業之外,楊建德曾經創辦馬來西亞工商體育休閒俱樂部,並擔任終身主席,所以楊紫瓊從小就有的藝術與運動天賦也許與他父親的基因有關。楊紫瓊也從不諱言其父母對他的影響有多深,從她的家族歷史,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華裔家族的內在凝聚力與從一開始就很明確的家族發展戰略,教育對於一個移民家族的發展壯大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伏靈)

一戰期間倫敦的中國「白求恩」—聖約翰大學早期畢業生逸事之一

一戰期間倫敦的中國「白求恩」:聖約翰大學早期畢業生逸事之一

作者:伏靈

1907年,上海聖約翰大學首度有超過15位學生畢業,這在當時中國的大學中算是畢業生人數比較多的。這一屆畢業生名單如下:張德褒、趙新畲、陳守庸、陳天寵、朱成章、何林一、許松泉、黃閎道、古恩康、歸潤庠、李清茂、牛惠霖、沈嗣信、湯忠謨、刁德仁、吳遵瀚。1908年屆學生可能是延遲至1909年初畢業,故被稱作是1909年冬季畢業生,總共有9人:張繼澤、程趾祥、朱昌潮、徐維榮、馬紹良、沈素存、譚雅聲、王弼臣、楊才清。到1909年夏季,又有12名新的畢業生:趙本善、陳寶琪、黃錫恩、凌道揚、李植蕃、李翰紳、林鑑誠、林桂慶、唐德業、吳遵瀛、楊寬麟、楊奎侯。1910年有16名畢業生:張鴻翔、陳培生、陳燦勳、馮志均、謝繼善、胡宣明、葛存熹、李迪花、劉秉義  羅榮宗、陸祥鴻、牛惠生、潘儒紳  潘文煥、戴繼恩、姚家彝。1911年畢業生人數為10人:陳賢能、周辨明、許耀光、江清、李清亮、林玉霖、馬約翰、湯承熙、王福星、楊成生。因此,從1907年到1911年,總共有64名學生畢業。

這64名學生,除了西學科、國文科之外,還包括醫學院與神學院的畢業生。这些毕业生为後人熟知者,如現代中國高校體育教育的開創者馬約翰,香港中文大學創辦人之一凌道揚、聖約翰大學最後一任校務委員會主任楊寬麟、清華大學英文文案處主任何林一等等,可謂是群星璀璨。其中醫學生畢業生對社會有重大貢獻者更多,下面就先介紹牛惠霖與牛惠生兄弟,他們也是這64人中唯一的親兄弟。

聖約翰大學的醫科是1880年由上海同仁醫院院長文恆理(HW Boone)創辦,在上海是最早開展正規西醫教育的。牛氏兄弟都是自聖約翰大學醫學院畢業,而且都是學習外科(特別是骨科),後來成為民國骨科聖手,名聞國際。

牛惠霖生於1889年,江蘇嘉定人,他父親牛尚周是清政府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之一,他母親倪桂清,是宋嘉澍夫人倪桂珍姐姐,所以宋氏三姐妹都是牛惠霖兄弟的表妹。牛惠霖1907年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即赴英國留學,入讀劍橋大學,1911年得醫科學位, 1912年完成倫敦米爾斯醫學院的醫學課程,獲得博士學位。 他可能是第一位獲得劍橋大學系統醫學博士學位的本土出生的中國人,此前有馬來西亞華裔伍連德在1903年就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來成為全球有名的鼠疫防疫專家,也長期負責中國政府的防疫工作。牛惠霖畢業後加入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他曾經在倫敦各大醫院工作五六年。根據其訃告記錄,牛惠霖1913-1914年曾任倫敦內外耳鼻各科門診主任醫師。1914-1916年擔任葉普斯惠區醫院重傷兵主任醫師。1916-1918年擔任密它瑟斯醫院重傷兵外科手術主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應該是極罕見的在英國戰場上直接為英國重傷兵做外科手術的中國人,這可以與白求恩相媲美,二戰期間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在中國戰場用自己精湛技術為中國共產黨的官兵做外科手術,也僅僅是在華北呆了一年時間,而牛惠霖整個一戰期間都在倫敦救治英國重傷士兵。

1917年,由於父親牛尚周在上海過世,牛惠霖於次年放棄英國的工作回到中國,擔任上海仁濟醫院副院長及外科主任。這家醫院是上海最好的現代西醫醫院。此時其弟弟正在北京最好的醫院協和醫院擔任骨科主任。

牛惠生的教育經歷與其兄長相比絲毫不遜色。牛惠生1892年出生於上海,1910年自聖約翰大學畢業,得醫科碩士,比其兄要晚三年。畢業後,牛惠生即赴赴美留學,1914年自哈佛大學得醫學博士學位。與牛惠霖極為相似,牛惠生畢業後也是先在美國做醫生,他曾在1914-1915年任美國聖路加醫院寓院醫師,1916-1918年任波士頓公立醫院骨科醫師,父親過世後,牛惠生也回到中國,1918-1920年任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後又回到上海先後在上海西門婦孺醫院、聖約翰大學醫科、中央醫學院等機構擔任教授。美國外科醫學會曾授予牛惠生會士資格以及F.A.C.S學位。

1920年,牛惠霖與弟弟骨科醫生牛惠生共同在上海創辦了霖生醫院。1922年,牛惠霖被聘為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院長,成為中國醫療救護界的名人。1923年日本爆發關東大地震,他率領中國紅十字會的救護隊到日本參與救護工作,獲得日本紅十字會紀念勳章,這是他第二次參加國際醫療救護工作。1924年,牛惠霖當選為中華醫學會第五屆會長,並在母親聖約翰大學的醫學院教書。1932年上海爆發「一·二八」事變,牛惠霖擔任上海地方協會救護傷兵第一醫院院長以及上海公共租界萬國商團華隊軍醫長,直接負責傷兵救護重責。

牛氏兄弟醫術精湛,無論是政府當局還是民間都非常敬仰,許多名人都慕名接受他們的治療。蔣介石與宋家、孔家若有醫療事情,經常會請牛氏兄弟會診。北伐期間,蔣介石還曾專門邀請妻表兄牛惠生北上主持國民革命軍的傷兵醫院,擔任軍醫總監。1930年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墜機,幸得牛惠霖及時開刀動手術才輓回一命。1934年翁文灝車禍傷勢嚴重,陳佈雷等人急電蔣介石,請他出面邀牛惠霖到杭州急救。1935年汪精衛在南京被刺,政府即電召牛惠霖到南京中央醫院開刀救治。1936年四川大軍閥劉湘遇刺,蔣介石請牛惠霖、牛惠生兩兄弟到成都為其治療。由於牛氏兄弟與宋家關係親密,所以後來宋慶齡曾將中共受傷將領陳賡送到他們開辦的醫院救治。儘管救人無數,可惜這兩兄弟自己都未得高壽。牛惠生1935年因腎炎逝世,兩年後,牛惠霖也在上海因肝病逝世,據說生前嗜酒,病因或與此有關。牛氏兄弟尚有兩妹:牛惠珠、牛惠珍,一哈佛畢業,一畢業於倫敦音樂大學,皆教育界著名人物,留學美國時牛惠珠曾擔任哈佛中國同學會會長。(作者:伏靈,首刊於家族歷史研究社網頁)

「厲股份」與厲以寧先生之家世

厲以甯先生過世,是中國經濟學圈內“改革派”的重要損失。厲先生是江蘇儀征人,1930年生於南京。有關他的家世的報導不多,通常都僅講到他父小學畢業後做學徒,後經商有成,將厲以母子送到上海居住。厲以寧在上海得到良好教育,所讀皆當時之名校(如中西女中附小、南洋模範中學等),其他就沒有更多敘述。

儀征厲氏在當地其實是顯赫大族,宋代從浙江余姚遷江蘇儀征。康熙年間,厲氏開始有人考中進士,家族文風始熾,晚清以後功名尤盛,更有出任封疆大吏者,如十一世便有祖先出任福建巡撫、閩浙總督、湖北布政使等。對於儀征而言,這確實是顯宦之家。到第十三世,即厲以甯祖父這一代,許多人在蘇滬一帶頗著聲名,如辛亥革命時就有人擔任江蘇軍政府司法部司長。民國初年厲氏在儀征、揚州一帶也是地方富紳,舉辦事業頗多,涉及米業、航運等,厲以甯祖父秀才出身,在當地以私塾為業。1924年厲祖父過世,其家產由厲以甯父親打理,這就是其進入米行學生意的背景。1930年厲以寧出生,當時他父親在南京擔任一家信託公司保險部主任,同時又與人合股經營其他生意,收入頗豐,於是將妻兒送到上海定居。這家信託公司大概在1935年破產,厲父轉在交通部上海航政局任職。

抗戰爆發後,厲以甯父親轉往內地做生意,後來在湖南沅陵與人合夥開辦商行。由於經營得道,所以儘管戰時環境惡劣,但厲家還是能衣食無憂,厲以甯也得到父親支持繼續接受優質教育(在湖南所讀雅禮中學,以後來考上的金陵大學均系名校)。1949年後,厲父在上海一家工廠任職,或因其本來就有股份在其中。從其祖父及此前家世來看,厲家可稱書香世家,從其父親職業來看,則商業氣氛濃厚,這兩點正是厲以寧後來在經濟學領域學有所成大放異彩的背景,與普通經濟學家不同,厲以甯文學修養也很不錯,而其經濟觀念思想也與早年參與經濟實務及受父親薰陶有關,所以後來被外界稱為“厲股份”,蓋本來其家庭及其個人本來就受理于民國時期發達的市場股份經濟也。

錯過了的皇帝:新潮的滿清帝胄傅倫及其家庭

錯過了的皇帝:新潮的滿清帝胄傅倫及其家庭

1911年,愛新覺羅家族的江山已經搖搖欲墜,道光皇帝曾孫傅倫一家合影突然出現在一家雜誌上。傅倫,尊稱「倫貝子」,是被外界認為最懂洋務、最為開明的皇族,同治皇帝駕崩後,本來傅倫有繼承皇位的可能,但最後被放棄,載湉繼位,即光緒帝。倫貝子據說深得慈禧信任,所以經常被授權代表大清朝廷參與外事活動。1904年貝子溥倫曾率清朝代表團到美國出席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並在美國多地參觀訪問,其對西方事物的興趣與熱情曾引起美國報紙爭相報道。1907年,清廷設立資政院,以傅倫為總裁之一,代表皇族。1911年擔任內閣農工商大臣,慶親王奕劻對其極重視。宣統皇帝遜位,傅倫也最早表示贊同,其與袁世凱關係密切。中華民國建立後,許多大清的皇親國戚家族都走向末路,但傅倫仍比較活躍。袁世凱復辟帝制時,傅倫還出任參政院院長。

1924年,宣統皇帝被逐出故宮,民國政府原來承諾的許多特權被突然取消,滿清皇族日子更不好過,但仍得一些北洋軍人的支持。不過這些勢力到1927年就土崩瓦解。這年一月,傅倫也在愁風苦雨中逝世。

九一八事件後,傅儀出關,在日本人支持下擔任新創建的滿族國執政,許多滿清皇族子弟加入政府。1945年日本戰敗後,滿州國覆亡,傅儀成為戰犯,愛新覺羅家族成員許多人被定為「漢奸」,除離開中國大陸者,一些人被懲處,一些人則不知所終。離開大陸的,最長壽的莫過於2011年在台北以105歲高齡逝世的毓鋆,他曾經深度捲入滿州國軍政事務,但最後在蔣介石治下居然能得善終,並且成為一代「經學宗師」,門下弟子據說逾萬人,可謂奇跡。

這張照片上有傅倫夫婦與他的三個兒子:毓嶟、毓嵻、毓崇。拍照時間不詳,照片上的傅倫一家都臉無笑容,但著裝打人仍極精緻。最小的那位大概只有一歲左右,正是後來在宮中陪宣統皇帝讀書的毓崇。從其年齡來看,這張照片大概拍攝於1907年前後。毓嶟、毓嵻、毓崇這三位王子,不知道是否活到1949年以後。如果在大陸得以幸存,也許會像其他皇族一樣更名易姓,在共產黨時代以平民艱難生活。

通常深藏宮院之中的皇族,內眷不常示人,但傅倫不但請人拍攝家庭照片,而且還讓雜誌刊登,這一點即可看出傅倫有一般滿州貴族較少有的新思維。如果1874年是他繼位,中國的歷史是否會改寫呢?

從落難地主到米線店東:香港「譚仔」的前世今生

從落難地主到米線店東:香港「譚仔」的前世今生

伏靈

香港爆出一驚悚的碎屍案,當事人居然是譚仔米線老闆譚澤均的兒媳婦蔡天鳳(AbbyChoi)!案件複雜不便評論,但是牽涉到的譚仔米線則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在餐飲業界有甚高知名度,其品牌可謂家喻戶曉。

如許多香港人家庭背景相似,譚澤均也是從內地逃難到香港的家族第二代。其父譚篤壽原籍湖南郴州永興縣十八都,當地鄰近湘粵交界地帶,山谷平坦,田地肥沃,是有名的糧食出產地。譚家在當地也是富裕地主。但是從1920年代開始,這些永興地主們就遭到中共農民運動的打擊。1949年10月,中共解放軍二野進佔永興,有產業主們都開始驚慌失措。土改運動開始後,譚家被划為地主,田產充公,譚篤壽父親被批鬥遊街,全家厄運連連,譚篤壽也曾經被判刑入獄。

到大飢荒開始,昔日的糧倉由於成為糧食催徵的重點,老百姓無食果腹,餓死者不計其數,許多人就設法逃荒。因為永興靠近粵漢鐵路(後來稱京廣線),一些老百姓搭爬火車逃往廣州,有辦法者更進一步逃往香港、澳門。從1960年開始,廣東省及其他各省的民眾,成千上萬地攜家帶口逃往香港,史稱「大逃港」。郴州由於與廣東省接壤,因此逃往香港者亦不在少數,譚篤壽夫婦與他兩個兒子(包括譚澤群),就是在這次逃港潮中從廣州逃到香港。有統計資料稱中共佔領大陸後,前後至少有200余萬人成功逃到香港,譚家是其中的幸運者之一。

這以後的經歷,跟許多內地難民家庭亦相似,譚篤壽在塑膠工廠做工,其太太則做水果小販,兩公婆後來又生了一女兩子(譚艷萍、譚澤均、譚澤強)。譚篤壽非常有生意頭腦,他在1970年代於澤安邨開設一家廢舊金屬冶煉廠,這正是香港電子工業輝煌時代,全家齊心上陣,譚家生意並不俗,一家人慢慢走上小康之路。

不過,到1990年代,香港本地工業已步入末路,由於環境保護管制令,譚家開設的冶金廠也瀕臨倒閉。幸虧譚家轉型成功,由工業轉向服務業,於1996年在香港開設譚仔雲南米線,由於經營得法,遂成為流行至今的專售米線的香港連鎖餐廳。不過,家大業大之後,亦如許多家族企業,譚家後代在經營理念與方法上也開始分化。2006年,譚篤壽過世,兩年之後,譚仔遂分為兩組發展:一組繼續經營 「譚仔雲南米線」品牌,另一組新創「譚仔三哥米線」,各自經營,仍保持合作關係。2017年,兩家均將股份出售予日企東利多控股,東利多統一兩家品牌,成立譚仔國際有限公司,2021年成功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湖南譚氏大多系在明清時期由江西遷移而來,世代名人輩出。晚清譚氏曾出了一個大人物,即兩廣總督譚鐘麟,他的兒子譚延闓後來更為發達,24歲就考中進士,第一任湖南省諮議局議長、湖南省都督、湖南省省長。到後來更與孫中山結盟,成為北伐時期湘軍領袖,先後擔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在民國政壇屹立不倒,1930年行政院長任內逝世。茶陵與永興相鄰,永興、茶陵兩支譚氏可能本屬同宗,當然這層關係,在1949年後並不能給譚家帶來好運,反因其家庭持有田產被戴上「地主」帽子,如果不是在大飢荒中逃港,其家族命運只能與其留在原籍的親屬類似。譚篤壽逝世後,其後代為了紀念他,曾在永興原籍捐資建設了一所譚篤壽紀念中心完全小學,這算是一種葉落歸根的方式吧。

華裔第一人:黃柳霜(Anna May Wong)的家史及其成就

華裔第一人:黃柳霜(Anna May Wong)的家史及其成就

伏靈

如果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評選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華裔女性,可能非當時風靡國際的電影明星黃柳霜(Anna May Wong)莫屬!黃的重要影響力,不僅來自於她精湛的演技,也來自於她極其主動地學習社交、語言、法律、商業種種知識,積極融入國際社會,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華裔女性。處在一個種族歧視公然盛行的年代,黃柳霜一方面表現出勤奮、勇敢與堅毅的良好品德,一方面在社交中又展現其謙遜知性的魅力,她不但讓自己在事業上取得非凡的成就,也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肯尊敬。黃柳霜對藝術的貢獻,以及對多元種族和諧共處的不懈追求,都讓其在逝世六十多年後仍然光彩不減,而且影響力還愈來愈大。

2022年10月,美國鑄幣局(U.S. Mint)推出了一枚印有華裔女星黃柳霜(Anna May Wong)頭像的25美分硬幣,向她致敬,成為五名被追授該榮譽的偉大美國女性之一,也成為首次出現在美國貨幣上的亞裔。儘管,因為黃柳霜在好萊塢電影中的角色,在許多中國激進民族主義者看來有「辱華」嫌疑,但這都不影響中國人今天為其成就而深感驕傲。

那麼黃柳霜是怎麼出現的呢?為什麼從一個美國華裔移民二代家庭中能走出這麼一位傑出的女性?這就不得不從其家史講起。

黃柳霜生於1905年,祖籍與許多北美早期華裔移民一樣是廣東台山,也許她可以被稱得上是最著名的台山移民後代。其祖父黃梁周早在1855年就到了舊金山加入淘金潮,最後定居於Placer County,開了兩間雜貨鋪,服務於眾多淘金的鄉親。1860年其兒子黃善興出生,曾被送回到台山接受傳統中文教育,後來又返回美國開始打拼,最後成為洛杉磯唐人街一家洗衣店老闆,洗衣業是北美台山華裔主要經營行業之一。黃善興在台山本已娶妻生子,後來在加州復與當地華裔女兒李恭桃結婚。李氏共育有八名子女,四女四子,黃柳霜排行第二。黃善興出生於美國,對教育極為重視,同時對子女管教亦有其中國傳統風格,孩子們除了要自律學習,從小就要幫助父母做各種家務,同時在洗衣店擔任各種力所能及的工作,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黃柳霜,不但接受了良好的小學與中學教育,而且在洗衣店中培養了堅韌的性格,其語言天賦在與本地西人的交往中也慢慢加強。洛杉磯唐人街離當時美國的電影製作基地好萊塢非常接近,因此,痴迷於電影的黃柳霜從小就獲得了寶貴的試鏡機會,並且迅速成為好萊塢電影圈一位受歡迎的亞裔少女。

但是,其在好萊塢的驚人成功,仍主要依靠對電影表演與語言學習上的勤奮用功,黃柳霜是那個時代很少能熟悉掌握數種語言的亞裔電影演員,同時她也努力學會了中文國語,這樣一來,加上她自己的廣東台山話,至少她能熟悉運用五種語言。至於其在電影表演方面的專業努力學習,更獲得業界的公認,這從她參演、主演的大熱影片均可以看出。這種勤奮上進,當然深刻反映了那個年代從中國來到北美大部分華裔家族的奮鬥精神。其成就也說明那個年代的美國與歐洲,已開始承認亞裔及其他有色族裔的個人才華與貢獻。黃柳霜從小就堅持自己的電影夢想,擺脫一切阻礙,坦然面臨種種指責與非議,獨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藝術事業,這種奮鬥精神不正是典型的美國夢寫照嗎?

在特別強調多元種族文化共融的今天,反種族主義在北美成為一種絕對的政治正確,作為著名早期亞裔電影演員的黃柳霜,其象徵意民世界各國的華裔也可以獲得重要的精神鼓舞,更加堅定地追求自己夢想!

遁世明星劉文正的家世與二姨

遁世明星劉文正的家世與二姨

伏靈

最近鬧出的前明星劉文正過世的烏龍,佔據了各華人傳媒的版面,最後由其二姨通過一家媒體來澄清。劉文正顯然想遁世避塵,這種超然脫俗的做法,對於動不動就念叨「流量」、「粉絲數」的華人明星圈來講顯然是非常突兀的,正所謂越神秘就越有人去惦記,所以,一個前經紀人放出來的消息,便震驚了華語世界。

一般人之所以無法超然隱世,多半是與經濟二字有關。而「經濟」二字,又往往與家累相連。劉文正顯然沒有什麼家累,他家世顯赫,近親個個富庶有餘,自己又未曾婚育,一人吃飽全家不慌,加上做資深房產專家的兄長協助,理財有方,據說三十多年前就已經在美國批量置產,租賃經營坐收宏利,所以這樣來看很早就財務自由,可以率性傲然隱世。

這種「自由」自然與家世有關。劉文正父親劉冠倫早在國民政府時期就已經是空軍士官學校高材生,曾駕戰鬥機先後與日軍、共軍作戰。國共內戰時,已經官居空軍飛行大隊長,不但收入不菲,更得到國軍高級將領李萼的欣賞,招為東床。李將軍育有三位千金,個個都才貌雙全。劉文正母親是老大,老二即此次烏龍事件中出來替劉文正澄清的二姨李庚濟(Lily Lee Levin)。

李庚濟在台北曾就讀名校,後來嫁給美國前外交官李文(Burton Levin)。李文1954年就開始擔任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領事官和經濟官,這段時間認識了李庚濟,兩人後於1960年結婚。這位李文先生,在美國外交圈以熟悉東亞事務而聞名,深得幾任總統信任,除了擔任美國國務院東亞局中華民國科科長,還曾擔任過美國駐香港總總領事、緬甸大使以及泰國副總領事等職,是一位名符其實的東亞通。1985年李文曾陪妻子到河北老家掃墓訪親。後來劉文正也曾陪父母到中國大陸訪問,也許與前次李文夫婦訪問有關聯。由於劉文正當時是台灣著名歌星,又是美國著名外交官的親戚,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曾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接見劉冠倫一家,對台統戰意味深厚。有意思的是,這次會面的時機很微妙,1989年5月,人民大會堂外的學生正在罷課遊行,進行絕食抗爭,不知道劉文正親眼目睹這一幕會有何感想。

劉冠倫退役後與太太及子女移居美國,享受天倫之樂,他們對劉文正深卷於台灣演藝圈可能未必贊同。劉文正事親至孝,因此,在演藝事業巔峰之時,理解家人心態,宣佈引退,前往美國與父母兄妹團圓,希望能過上平常安靜生活,此情完全可以理解。由於父親有空軍背景,外公更屬國軍高級將領,有顯赫家世在前,對所謂名利便有常人所不具備的淡泊之心,從這一點才能真正明白劉文正為何毅然遁世,絕對不復再出。

從橡膠園到愛爾蘭歐洲大學:泉州蘇氏的致富之路

從橡膠園到愛爾蘭歐洲大學:泉州蘇氏的致富之路

伏靈

最近因陳春花事件而引爆的「愛爾蘭歐洲大學」售賣博士文憑案,牽涉到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剛過世不久的「東方管理學大師」蘇東水及其兒子蘇宗偉,蘇宗偉也是復旦管理學院教師。這個「愛爾蘭歐洲大學」不但與蘇東水創辦的上海東華國際人才學院直接相連,後來又牽出另一位復旦管理學院教授張文賢創辦的上海博達進修學院,與美國所謂「西北理工大學」合作辦學批发文凭。看來,從蘇東水開始,整個中國的管理學界的外國大學文憑窩案是查不勝查了,究竟有多少人買了這些野雞大學的文憑混跡於中國大陸的江湖之中,未必有人真心或膽敢去調查清楚。不過,這種假文憑,在中國由來已久,從錢鐘書的的「方鴻漸」開始,從購買外國人開具的假文憑,到本國人去外國註冊一個野雞大學再向國內有需求者販賣假文憑,中國人在這個生意領域看來是有進步的。不過,為什麼一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會想到到外國去註冊這種野雞大學來賺錢賣文憑呢,這不得不說蘇教授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深愔本國學歷需求大躍進的現實,同時也非常瞭解國外可以將所謂「大學」註冊為商業公司的制度。這種「國際視野」自然說明蘇教授非一般的土產教授。

蘇東水是福建泉州人氏,晚清以來,泉州以「僑鄉」而聞名中國,蘇家早在晚清民國就已成為當地富豪之一。其祖上發財的辦法,是去印尼種橡膠,蘇東水的祖父是泉州當地很早就下南洋開橡膠種植園的華僑。不過知道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上海曾大興橡膠股票,凡在南洋開設的橡膠園,都成為市場瘋狂炒作的龐兒,橡膠股票高度泡沫化。到1910年前後,由於國際橡膠價格慘跌,投資橡膠股票的泡沫終於破裂,連帶牽動中國金融出現重大危機,許多錢莊都應聲倒閉,市場混亂,這也成為大清王朝倒台的誘因之一。不知道泉州蘇氏是否深度介入這次橡膠股票的騙案狂潮之中,蘇東水的祖父大概有些先知之明,因為他的兒子蘇祖鶴後來在泉州成為一位骨科大夫,並沒有繼續在印尼經商。

蘇祖鶴後來與人在泉州創辦了城南臨江衛生院,還擔任花橋慈濟宮的董事,同時又經營一家南北貨商店「新來新」,成為地方頗有名望的人物。1931年,蘇東水出生,他先入私塾接受教育,後考入當地有名的教會學校培元中學。這所中學名師匯集,也培養出了許多著名校友,如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謝希德的父親謝玉銘,便畢業於此校。蘇東水從培元中學畢業,考入廈門大學財會系,畢業後到上海任教於復旦。他的家世顯然在「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年代不佔太大優勢,但華僑家族背景可能仍對其有保護作用,所以至少在泉州老家,蘇祖鶴手上建築的四層華宅仍然沒有被政府沒收。

蘇東水與他的泉州同鄉謝希德關係密切。謝曾在復旦擔任副校長、校長多年。正是在謝擔任復旦校長的任上,1986年,蘇東水創立復旦大學經濟管理研究所,任所長兼經濟管理系主任。1987年,蘇東水發起上海泉州僑鄉開發協會,自任會長。謝希德擔任名譽會長。據說這個協會成為泉州與上海溝通的重要紐帶,「每逢召開重要會議,謝希德教授有請必到,而且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議」,無疑這背後有小同鄉蘇東水在起作用。活躍於高校與社會、政府,蘇東水成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名人。他在復旦成立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專門對外傳授「東方管理學」。 既然講授商業管理學,學以致用,蘇東水很早就洞悉知識商業化與資本化,分別在愛爾蘭與中國註冊成立愛爾蘭歐洲大學與上海東華國際人才研修學院,走上批量販售管理學高端人才文憑之路。這氷是最近暴得大名的陳春花教授之所以能獲得愛爾蘭歐洲大學,又成為恩師蘇東水門徒的歷史背景。

不過說到底,這些教育商業行為,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中,都是時勢造「英雄」。東華國際人才學院也罷,博達進修學院也罷,當時用此種模式去操作所謂「中外合作辦學」販售文憑者肯定不止這兩所,如果細心追查研究,估計當時在中國大陸媒體上做廣告招生的外國大學博碩士課程文憑招生,大多都是這種情況。今天突然躺槍的蘇東水教授,只不過是先行者之一而已。

相比之下,蘇東水的校友、老鄉謝玉銘教授1926年就在芝加哥大學獲得貨真價實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來回國成為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因其對氫原子光譜的研究,很早就蜚聲於國際物理學界。其女兒謝希德也在1951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返國服務,後來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為中國的物理學培養了無數英才。謝氏兩代都是真本實料的博士,與蘇東水批量販售管理學注水博士,差距不可以道里計。但吊詭的是,蘇東水正是在謝希德復旦校長任上發跡,因此謝校長至少有失察之責。

山西蔣村的故事:從胡寶國講到閻錫山、薄一波

山西蔣村的故事:從胡寶國講到閻錫山、薄一波

伏靈

剛剛過世的胡寶國教授,父子兩代三人(父親胡如雷、兄胡寶華)皆為古代史領域名家,在中國學術界較為罕見。其祖胡作楨,早年也畢業於名古屋高等學校,學的卻是纖維高分子工學,這與胡家祖傳紙業經營有關。胡家祖居之地山西定襄縣蔣村,為華北著名的造紙專業集鎮。

胡作楨的妻子閻慧貞,系閻錫山堂姐,胡从日本畢業回国後一度被派到阎锡山主办的榆次紡織廠擔任工程師,閻慧貞自己也曾主管省办山西女子職業工廠。閻錫山父親閻書堂,自己雖然娶兩房太太,但僅出閻錫山一個兒子。但閻書堂弟弟閻書典娶了三房太太,育有九名子女,與閻錫山關係都極為密切。其中閻慧貞有一妹閻慧卿,即是曾掌管閻錫山官邸內務大權的「五姑娘」,曾被推為國大代表。中共攻佔太原之時,這位「五姑娘」即服毒自殺。據胡如雷先生回憶,閻錫山也曾經想將他一家帶往台灣,但最終他們留在大陸。閻錫山家所在的河邊村離蔣村僅20華里路,所以與蔣村胡姓世代通婚,

胡姓在蔣村是大族,人口眾多,家族龐大。有一家胡姓外甥,後來成為中共高幹,此即1949年後擔任第一任中共財政部長的薄一波。薄一波母親胡秀清,一樣出自紙坊世家,薄一波的父親薄昌福本來不是蔣村人,後來靠岳家之力搬到蔣村開紙坊謀生。因為閻、胡兩姓通婚密切,閻、薄兩姓間接亦屬親戚關係。薄一波1931年被捕入獄,五年後被釋放,其中過程複雜,亦得到閻錫山的幫助。出獄後薄即加入閻所辦的犧盟會,為此薄一波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飽受審查之苦。同樣,胡如雷也因為與閻錫山有親戚關係也被審查了很多年,這個「政治歷史問題」對他一生影響頗大。

蔣村造紙的歷史非常悠久,據村民講其先祖至少從明朝開始已經開始靠這個維生了。蔣村離定襄縣城東面二十里,處於忻州定襄盆地的邊沿上,在當地是個富裕的村子。造紙需要大量地下水,因此村民打了許多井。民國初年,蔣村麻紙年產價值6萬銀圓,佔山西省手工紙年產總值的九分之一,生產出來的紙張除了在山西本省銷售,還會運往河北、綏遠。由於造紙業發達,致富的村民又會不斷購買莊地,所以在土地改革時許多家庭都被划成了地主,富農、中農則比比皆是,這使得蔣村成為定襄土改的重點地區。胡氏家族人丁眾多,數代積累財富,在土改中受到的打擊也最大。像胡寶國家就被划成了地主,即使在外讀書工作,作為蔣村胡姓地主的後代,他們也受到牽連。

在21世紀之初,薄一波曾成為蔣村最重要的歷史名人,其故居一度成為許多人參觀瞻仰之地。當然,薄熙熙來倒台之後,這股參觀朝拜之風可能多少要受到影響。但作為蔣村最主要姓氏人口的胡氏家族,今天就很少有人提及了,儘管胡家的財富與勢力,曾經給依附的薄一波一家帶來好運,閻胡兩家數代通婚,也使得薄家與閻錫山能攀上親戚關係,這種社會關係,是薄一波能夠成功在山西王閻錫山的地盤為中共開展統戰工作的基礎。在民國時期,閻是一個極其重視鄉黨的政治人物,其政治軍事團隊中的許多親信都是來源於其在山西當地的親族社會網絡。但薄一波這位親戚,最後卻成為山西王閻錫山軍政勢力的重要埋葬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