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式微的華人祖宗認同

日漸式微的華人祖宗認同

Fading Chinese Ancestral Identity

(作者:伏靈,華人家族歷史研究社首刊)

今天全世界的華人,對祖宗的認同,可能從來沒有這麼衰微過。個中原因,當然很複雜,不同地區的問題也不相同。

中國大陸由於一胎化的「計劃生育」政策,「傳宗接代」早已成為落後的「封建思想」,事實上由於生育率下降也無法做到。今天中國大陸的年輕人樂於「躺平」,對祖宗之信仰自然日漸薄弱,大概五六十歲的這一輩人,由於有兄弟姐妹,尚存一些家族意識,到「八O後」,由於人丁稀少,贍養活著的老人都顧不上,更不用說去理死去的祖宗。可以想見,再過幾十年,大腦中還保留家族祭祀傳統的人都不在世之後,中國人的祖宗信仰消失得可能就更快了。

海外華人,對祖宗的認同,像對「祖國」的認同一樣都曾經非常強烈。但是今天情況大不相同。一方面由於政治原因,無論是台灣、香港還是旅居海外的華人,有許多人都將中國與中共划等號,因此,不大願意去追溯自己在中國大陸的先祖淵流。文化上,許多人移民海外之後,經過二三代,許多新出生的華裔子弟連中文都不大懂,也從來沒有返回祖籍掃墓祭親(當然,許多家族在中國大陸的墓地經幾十年的動蕩早已不存在),對所謂「宗親」活動也沒有興趣參加(許多宗親會社由於無人打理也早已經無法維持),對自己家族歷史也無興趣瞭解,所以祖宗认同便无从谈起了。也許有的人在年老之後,會突然對自己的家族源流萌生瞭解的願望,但至少现在大部分的華裔這種意識都很淡漠。

因為對祖宗沒有興趣瞭解,所以對於海外許多華裔來說,他們所知的家族歷史,基本上就是從他们所知的移民第一代或第二代算起。有時過了三四代,第一代移民先人的經歷如果不是刻意研究保存下來,基本上也都無人知悉,若非特別歷史名人,未來再想瞭解也已經不可考證了。譬如當年清代道光同治年間,從廣東、福建有許多人曾到北美淘金,到南洋謀生,但是一個半世紀之後,他們的後代能搞清楚最早一輩先人姓名及經歷故事的,已經很少。再過數十年,如果不認真將第二代、第三代的歷史保存下來,後人未來也都會所知寥寥了。這種家族記憶的「代際衰減」速度是很快的。到最後海外華人或者至多僅能知道三代以內的先人姓名,無法再往上追溯,弄清家族譜系便無可能做到。

所以如果今天海外的華裔,對自己祖宗的歷史缺乏興趣,在家庭教育上也不重視家族歷史。那麼,可以想見,從文化上來看,注定他們的後代是與他們的祖宗距離越來越遠,最後問及他們的祖先源流,以及家族來歷,基本上都一無所知了。在中國大陸,則由於少子化,以及官方對傳統宗族文化在意識形態上有天然排斥,相信再過幾十年,能按照傳統為先人上墳祭祖都會變得非常困難,更不用說續修家譜、捐修宗族祠堂等。如果這樣的話,再過一百年,相信本來構成中國文化根本的「祖宗認同」,未來在華人世界就成為稀罕的需要搶救的「文化遺產」了,從宋代蘇軾、歐陽修等人開始慢慢建立起來的宗族制度最後也肯定會走向消亡。

「厲股份」與厲以寧先生之家世

厲以甯先生過世,是中國經濟學圈內“改革派”的重要損失。厲先生是江蘇儀征人,1930年生於南京。有關他的家世的報導不多,通常都僅講到他父小學畢業後做學徒,後經商有成,將厲以母子送到上海居住。厲以寧在上海得到良好教育,所讀皆當時之名校(如中西女中附小、南洋模範中學等),其他就沒有更多敘述。

儀征厲氏在當地其實是顯赫大族,宋代從浙江余姚遷江蘇儀征。康熙年間,厲氏開始有人考中進士,家族文風始熾,晚清以後功名尤盛,更有出任封疆大吏者,如十一世便有祖先出任福建巡撫、閩浙總督、湖北布政使等。對於儀征而言,這確實是顯宦之家。到第十三世,即厲以甯祖父這一代,許多人在蘇滬一帶頗著聲名,如辛亥革命時就有人擔任江蘇軍政府司法部司長。民國初年厲氏在儀征、揚州一帶也是地方富紳,舉辦事業頗多,涉及米業、航運等,厲以甯祖父秀才出身,在當地以私塾為業。1924年厲祖父過世,其家產由厲以甯父親打理,這就是其進入米行學生意的背景。1930年厲以寧出生,當時他父親在南京擔任一家信託公司保險部主任,同時又與人合股經營其他生意,收入頗豐,於是將妻兒送到上海定居。這家信託公司大概在1935年破產,厲父轉在交通部上海航政局任職。

抗戰爆發後,厲以甯父親轉往內地做生意,後來在湖南沅陵與人合夥開辦商行。由於經營得道,所以儘管戰時環境惡劣,但厲家還是能衣食無憂,厲以甯也得到父親支持繼續接受優質教育(在湖南所讀雅禮中學,以後來考上的金陵大學均系名校)。1949年後,厲父在上海一家工廠任職,或因其本來就有股份在其中。從其祖父及此前家世來看,厲家可稱書香世家,從其父親職業來看,則商業氣氛濃厚,這兩點正是厲以寧後來在經濟學領域學有所成大放異彩的背景,與普通經濟學家不同,厲以甯文學修養也很不錯,而其經濟觀念思想也與早年參與經濟實務及受父親薰陶有關,所以後來被外界稱為“厲股份”,蓋本來其家庭及其個人本來就受理于民國時期發達的市場股份經濟也。

嘉興金氏與復旦大學早期畢業生

嘉興金氏與復旦大學早期畢業生

作者:伏靈

太平天國運動,一方面對中國南方許多省分造成極大的破壞,許多讀書人都被殺害。同時,亦有一批士人響應朝廷號召,在各地辦理團練,與太平軍及捻軍等英勇作戰,而其家族也在此役之後崛起於地方,不少儒生雖然未能考中舉人或進士,但因為剿滅發匪或捻匪有功,得到朝廷嘉獎,其家族亦因此而興。正由於在與太平軍作戰過程中,這批儒生體會到洋務的重要性,其家族對新學態度更為開放,其後代更能適應科舉廢除後的時代,代代相繼,成為顯族。嘉興金氏即一案例。

金福曾,浙江秀水縣人,附生出身。咸豐九年(1859)在溫州辦理團練與太平軍作戰,因功保薦為訓導。後入李鴻章戎幕,幫辦營務。1863隨李鴻章攻陷蘇州、常州、嘉興、湖州,受命辦理善後事宜,協助復建各地書院;旋報捐為教諭,敘功保薦為知縣。後歷任江蘇婁縣、南匯、吳江知縣,「所至興學校,課農桑,理冤獄,禁溺女,勸墾沙田,開浚河道,善政卓著」。 1875捐資升任知府。適逢河南大旱,倡辦義賑,在江蘇捐銀40余萬兩,「親往散髮」,創立善堂,收養孤兒。1879年受命赴山西賑災,設立種痘局,預防天花流行。後回京賑濟京郊水災,實行「以工代賑」之法,開通大清河消弭水患。1887年署永定河道,全力治水救災,兼及地方教化。1892年7月病逝於任。有弟金福澄,秀水縣增生,官臨安訓導兼署教諭,太平軍攻臨安,城破殉難,恤贈國子監學錄銜。

金福曾有子金兆蕃(1869-1951),是晚清民國著名詩人,金兆蕃原名義襄,字筏孫,號安樂鄉人、藥夢老人。亦是金福澄嗣子,南社社員。光緒十五年(1889)己醜舉人,曾任內閣中書。辛亥革命後,曾任江蘇度支公所管榷科科長,後任北京政府財政部僉事,財政部會計司司長、賦稅司司長等。迨清史館成立,聘為纂修,繼升總瓤翻助徐世昌編《清儒學案》、《晚晴移詩匯》等書。

金問泗是金兆蕃的長子,1892年生,小名連,號純孺,浙江嘉興人。近代中国傑出的職業外交官。1910年毕业于复旦公学。1915年畢業於北洋大學法律系。1917年夏,派為駐美國使館學習員;同時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習國際公法及外交學。1919年1月初,任中國出席巴黎和會代表團副秘書,並獲准許,提早應考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1920年冬。任設於駐英國使館之國際聯合會中國代表辦事處秘書及專門委員。1921年11月,任中國出席華盛頓會議代表團秘書。1922年2月回國,任職於北京財政部,專研關稅問題,旋調回外交部,任通商司榷稅科科長,兼在關稅特別籌備處服務;8月奉派兼督辦中俄會議事宜公署委員。1924年5月,兼關稅特別會議委員會議案處幫辦。1925年冬,兼外交部議事處幫幫辦。1926年任外交部僉事,後改任詞訟科科長。1927年7月,任上海特別市政府專任參議。1927年黃郛擔任外交部長後,欽佩其才學,調其為外交部秘書,次年升外交部第一司司長,又兼外交部駐江蘇交涉員。1930年隨黃郛辭職。改任農礦部參事、實業部參事,兼上海農產物檢驗所所長等職。1931年底,重回外交部,擔任代理常務次長。1932年9月,任中國出席國聯行政院副代表。從1933年開始,轉赴歐洲擔任駐各國公使,先後任駐荷蘭公使,德國入侵後,移擔任駐英國公使,又兼代駐比利時大使館、駐捷克公使館、兼代駐波蘭公使館館務。1943年2月,升任駐荷蘭全權大使,次年兼駐比利時、挪威、捷克大使。1945年專任駐比利時大使,仍暫兼駐挪威、捷克大使,並兼代駐波蘭公使館館務。1946年4月,任出席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副代表。1949年,以駐比利時大使兼駐盧森堡公使。1959年辭去駐盧森堡公使宣佈退休,1968年在華盛頓病逝。

其弟金問洙(1891—1964),字通尹,號率樓,原籍嘉興,出生於平湖,系金兆蕃子。清宣統二年(1910)上海復旦公學畢業。1912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專攻土木工程學,於1916年畢業。1917年執教於安徽合肥第五中學。翌年,應復旦大學之聘,任數學教授。1921年,籌辦復旦大學土木工程系(初稱理工科),講授數學和力學。1923年,復旦大學授予名譽理學碩士學位。1923年秋,任理學院院長。1929年兼任校秘書長。1937年秋,復旦大學遷重慶復課,代理教務長。後以父病告假回滬,任復旦大學上海補習部教務委員會主席。1941年冬,日本侵略軍入侵租界,懇辭職務,杜門謝客。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上海晉元中學校長。翌年夏,任天津北洋大學教務長、代理校長,因不滿國民黨倒行逆施,一年後辭職,回復旦大學任土木系教授。解放後,任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土木工程系主任。1951年夏,任復旦大學理工學院院長。翌年夏,調任青島工學院院長。1956年夏,改任武漢測繪學院副院長。1964年11月15日因心臟病突發去世。金問泗、金問洙兄弟不但在各自專業領域成績卓越,而且都愛好文史,詩文俱佳,均有诗稿留世,這顯然是受惠於其家學熏陶。同时,他们与复旦大学的关系都极密切,金问洙自不用说,其一生教育服务大多与复旦不可分离,而金问泗在担任公职后,也曾担任校董多年,对学校事务甚为关切,1935年因其卓越贡献被授予复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附:復旦公學最早三屆畢業生名錄

第一屆1908年畢業學生包括如下:

最優等二人:楊鋆(貴州銅仁)、王仁弼(江蘇崑山)

優等三人:蔣恩鎬(江蘇太倉)、鄭傳(江蘇吳江)、吳澤民(廣東潮陽)

中等三人:許達(浙江)、徐仁靖(江蘇)、郭翔(廣東)

另有陳居璋已任南洋高等商業學堂英文教員、葉永鎏已任陝西高等學校教員、張大椿、李謙若、楊景斌、鄭之蕃已於1907年奉派留美。領取畢業者只八人。

以上八人,到1917年,除楊鋆早逝外,其他人多數在學校教書,如王仁弼與徐仁靖是北大教員,蔣思鎬任教於吳淞水產學堂,鄭傳在蘇州省立工業專門學校擔任教員,吳澤民在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做教員。另外,許達任教育部視員,郭翔肯定是出自於上海郭氏,故畢業後即進入上海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算是繼承家庭商業。

其他兩屆學生去向如下:

宣統元年(1909)第二次高等正科畢業

最優等:

張晏孫,浙江錢塘, 復旦公學教員

葉秉孚,浙江慈溪, 復旦公學教員

邵聞豫,浙江紹興, 復旦公學教員

優等:

董錫麟,浙江永嘉, 安徽省立農業學校教員

張彝,  江蘇高郵, 湖北沙市甲種商業學校教員

顧棉麟,江蘇上海, 上海南洋中學教員

毛經學,江蘇加寶, 江蘇省立第四中學教員

章錫龢,江蘇江陰,交通部

陸曾沂,浙江崇明,編譯書報

滕士麟,浙江紹縣,留美

陳樸,  湖南長沙,留美

中等:

李進隆,湖南湘鄉,前太倉中學教員

茅徵吉,江蘇海門

蔣恩鎮,江蘇太倉

李益深,江蘇吳縣

周水年,江蘇余姚,復旦公學教員

宣統二年(1910)第三次高等正科畢業

第一學科:

最優等七名:

金問泗,浙江秀水,畢業北洋大學,任職外交部

吳葭,  河南祥符,原籍江蘇陽湖,參謀部

孫祖烈,浙江餘杭,駐美公使館隨員

郭雲衢,浙江玉環,畢業於北洋大學

張宗翰,浙江平湖,北京英文學報主筆

牟啓中,浙江玉環,浙江省立第七中學

俞肇熙,浙江平湖,平湖縣立東湖學校教員

優等四名:

吳兆桓,浙江仁和,外交部

徐鼎,  江蘇常州,外交部

陸守經,江蘇青浦,司法部

朱澄,  浙江錢塘,商務印書館編輯

中等三名:

鄭孝允,廣東潮陽,巳故

廖其煌,又稱廖其望,四川巴縣

伍崇德,江蘇江寧,前奉天督署科員

第二學科:

最優等五名:

金問誅,浙江秀水,畢業北洋大學,中華書局編輯

楊維楨,四川新津,留美

金振, 浙江仁和,已故

畢治安,江蘇金山,復旦公學教員

鄭達宸,江蘇江陰,留美

優等一名:

陳承栻,福建閩侯,留美

中等一名:

董劦,浙江慈溪,寧波效實中學教員

讓我們來為自己先人立傳樹碑!

讓我們來為自己先人立傳樹碑!

伏靈

中國古人一直強調要以樹碑立傳紀念先人,傳承家族傳統。由於種種原因,今天許多人已經沒有辦法幫自己的先人樹碑了。經歷了無數殘酷的世變,許多人的先人墓葬已不存,甚至遺賅骨灰都無蹤。那麼在這種情形下如何去紀念自己的先人呢?為自己的先人及家族寫書立傳吧!這不但是紀念先人的最好辦法,也是留給後人的最好傳承物。

以書為碑,已有先例。楊繼繩寫大飢荒中國人的苦難歷史,書名徑直題為「墓碑」,這是非常好的名字。因為太多大飢荒的冤魂屍骨無存,家人連想給他們起座墳都無從著手。更不用說許多絕戶家庭,根本就沒有任何後代還在這個世界上。所以,楊在書中記下他們的姓名,寫下他們的故事,確實是為他們立了一塊紀念碑。1969年,心理學家曹日昌不幸冤逝後,由於造反派說要繼續批鬥他的骨灰,嚇得曹的孩子只能將其遺體跟其他人的混在一起焚燒,完全不敢留下一點骨灰。他夫人被迫害自殺後,她的孩子也不敢去收屍,造反派還逼著曹日昌站在屍首前批鬥自己的亡妻。這種故事太多太多。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的孩子在離開中國之後想用著書的形式來為自己的父母立碑,他們主動找到一位寫作家,告訴她全部的故事,通過數年的資料蒐集與訪談,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最終作家將他們家的悲慘遭遇寫成了一本書。相信這對於曹日晶夫婦是最好的紀念!因為這本書不但可以留給他們的後代,更重要的是留給了全世界的讀者,讓後人都能在圖書館中找到這本書來讀,瞭解獨裁政治是如何毀滅一個家庭乃至個人寶貴的生命與理想的,只有通過閱讀,瞭解這種扭曲荒誕的歷史之後,人們才有可能更加認清極權主義及獨裁政治是如何不能被正常人再接受。

一百多年來,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一個個溫馨的家庭被摧毀,無數傳承了數百年的家族傳統被斬斷,千千萬萬無辜的生命被犧牲,但是,關於這些苦難的歷史,作為個人或家族,究竟留下什麼記錄呢? 與受害者的驚人數量相比較,我們能在圖書館中找到的這種書籍真的是太少太少了。無論遭受過多少磨難,無論他們現在身在何方,無數中國家庭的後人選擇回避與遺忘,一些人將這些歷史苦難封存在自己心中深處,成為不能觸碰的傷疤或禁忌,但是,這種做法真的有用嗎?從心理學上來講,劇烈的心理創傷,其實是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來治癒的,講出來得到安慰可能比封存心底要更好。而且,難道我們真的不想讓自己的後代知道這些真實發生過的歷史嗎?我們真的忍心讓他們在一種無根無依、無知無覺的狀態中長大成人? 若干年甚至若干代之後,如果他們或他們的後人想瞭解先人的歷史,他們應該去何處詢問呢?

從更廣大的人類命運來講,即使作為個人不想記住這種悲慘的往事,但是人類歷史卻需要更多的真相,剝去了真相的歷史絕對是偽歷史。如果我們希望我們自己的後人生活在一個更為健康的社會環境,那麼,他們需要瞭解更多過去的歷史,只有瞭解更多的真實的歷史,才能在他們的心中建立基本的價值觀,而不陷於那種無腦的應聲蟲狀態。只有如此,他們所生活的未來世界,才有可能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所以,我們現在有責任將這些每個家族的歷史故事記錄下來,告訴我們的後代。

當然,我們要告訴後代的,不僅僅是家族苦難,我們還要告訴他們,先人是如何艱難地度過這些苦難存活下來,通過自己的堅毅與決心,改變了自己命運。這也是激勵後人最好的故事,後人可以從先人的故事中得到精神力量的鼓勵!因此,無論大家此前有沒有為先人立一塊石碑,讓我們先將他們的故事寫下來吧。也許有人說,我有一本家譜就夠了。但家譜只是一些姓名,最多加上幾篇贊文。家譜是無法替代家傳的,所以我們需要告訴後代更多生動的故事,包括真實的人物與情節,以及許多許多能夠打動他們的細節。我們需要讓後人明白,先人們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時代環境中奮鬥的,他們當時的選擇又是怎麼做出的,他們究竟遭遇到什麼?他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要讓後人明白這些,這當然需要有一本書,你講得越多,你們越能給自己的後代留下足夠的信息,以幫助他們瞭解你們,瞭解你們的家族往事,瞭解那個逝去的時代與環境,瞭解當時的國家與社會。如果你還能拿起筆來寫,趕緊動手吧!如果你已經沒有精力自己寫,那麼就開始找個人講述自己的一生故事吧,包括你所知道的先人的故事與家族經歷,這個人可以是你們自己有興趣與責任的後代,也可以是專業歷史研究寫作者。實在找不到,伏靈願意傾聽您的故事

只有我們每個人為自己的先人或為自己留下一份寶貴的歷史記錄,所有的苦難才沒有白白遭受,所有的生命才能得到同樣的尊重,歷史才有可能從謊言與欺騙的泡沫中得到拯救,我們的後代才更有可能有健康的心智與道德。請現在就開始這個工作吧,大家一起加油為自己的先人們立傳樹碑!

你們家還有祖宅嗎?

你們家還有祖宅嗎?

伏靈

所謂祖宅,就是由祖父或曾祖甚至更早祖先建立或購置的數世同堂的大宅。由父母建立的房子,尚不能稱之為祖宅,或可稱作老房子。祖宅代表一種家族存在的物質象徵,也意味著一個能夠獨立的世界。無論是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還是今人追憶已經消失的深宅大院,其實都是這種類型。中國人通常都講家族傳統,這種傳統在物質上的載體就是這種數世同堂的大宅。以前伏靈講到張藝謀父親曾經回憶自己家的大宅比喬家大院還要大,

家庭越來越小,這是近代慢慢發生的事。中國人之前講究孝道,希望數世同堂,無論是四世同堂,還是五世、六世,變成一種追求,越多世代聚居於同一屋檐之下,便成為和諧家族的榜樣。當然家家都有一本難驗的經,聚居不等於無矛盾。

近代西風東漸,許多青年人對這種數世同堂的大家庭深惡痛絕,打倒「封建大家長」也成為一種解放的象徵。但其實走出了這個由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親密大家庭,仍然走進了由其他關係建構起來的另類「大家庭」,對許多人來說,所謂「封建家長」雖然擺脫,但是其他更為專制且沒有任何溫馨色彩的冷酷「生活控制者」成為更大的噩夢。到這些青年年老之後,他們又重新懷念起原來曾經住的大宅,一些人回到原籍建宗修譜,其實未嘗不是一種代償心理或贖罪心理在起作用。

數代同堂的好處很多。如照顧長輩,年高之老人,如果能夠兒孫滿堂,膝前環繞。這種心理上的滿足,決非送到高級養老院可以比較。如同輩之間互相教育,效果最好,因此,許多大家族人才一出一大串,這不是沒有理由的,除了家長有正向教育,很多情況下,兄弟姐妹們之間的榜樣教育,比起其他都要重要。當然這個前提是家裡有許多孩子,所謂獨生子女制就沒有辦法談到這一點了。又如親人間的互助。由於住在一起,有什麼困難,可以即時解決。比如孤寡救助,送醫。這在沒有即時醫療救援機制的時代,是非常重要的。

這種數代同堂,當然要有一個大宅。最近中國政府提倡子女要跟老人一起居住,照顧老人,出發點雖然良善,但問題是,今天的居住環境,如何能夠應付得了這種居住模式。當年之所以有大宅數代同堂,是建立在一大堆幫傭協助的基礎上。今天所謂老人跟後代同住,最後往往變成老人無償為後代帶娃,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就會被後代像皮球那樣推來推去,結局非常糟糕。

1949年確實是翻天覆地,從住宅來看,就是擁有大宅的家族通常會因為階級成分問題,被轟出了門,大宅淪為七十二房客或被政府徵用。這種房子的變遷,其實就是傳統世家大族衰敗在物體上的折射。大宅沒有了之後,原來數代同堂的家人,就開始分散在不同地方居住,大家長如果還在世,往往被打成地主或資本家,下場悲涼。有出息的二代、三代,或者因為參加舊政府被打成反革命,或因為商業經營被打成不良資本家,不是被槍斃就是被糾鬥,晚輩都避之唯恐不及,大型家族聚會不再可能,其實直系親屬之間的往來也變得很少。大家庭觀念也在這種世代變革中慢慢式微。

但是沒有了祖宅,所謂家族,其實便失去了一個具體的凝聚近親家族成員的平台。雖然現在一些地方祠堂被復建,但這種更大範圍族人主要用於祭祀遠祖使用的祠堂,與四五代內之族人聚居之建築,性質很不相同。祖宅內可以懸掛高祖、曾祖之畫像,銘刻家訓於建築內的梁柱與壁牆,重要日子家人可以返家居住,合桌宴飲,一旦失去了祖宅,這些活動就很難維繫下去了。20世紀許多大家族的成員居住地點越來越離散化,雖然各個房支在人口上可能有增長,但重新聚首,追思先人,教育晚輩,已經變得非常困難。移民海外之後,漂泊無寄,家鄉祖宅往往是鄉愁的寄託依靠,但祖宅不存之後,許多人可能就成為回不了家的遊子了。

你心裡有一個關於自己家祖宅的故事嗎?不妨寫下來。即使它像方方在《軟埋》中寫的忍廬還與三知堂那樣悲愴,但是請記住她在書中講的一句話:你可以不想知道真相,但歷史一定需要知道真相!因此,不妨將自己家的故事寫下來,也許可以成為未來瞭解歷史真相的材料。

你知道家譜中哪些祖先是虛構的嗎?

你知道家譜中哪些祖先是虛構的嗎?

家譜,通常被人們認為是瞭解家族淵流重要且可信的歷史記錄。在許多地方,家譜都有崇高的地位,被供在祠堂特別設計的龕盒之中,在特別的日子才能請下來供族人查閱。當然族內各房一般都有支譜,供這一房的族眾保存查閱。今天這些傳統已經放鬆了許多,家族修譜工程結束後,出錢之家庭都能得到一本本房支譜保存。出錢特別多的,有可能還能在譜中享有特別的介紹頁面,或者被列入「鄉賢榜」之類。

雖然家譜地位崇高,但正如伏靈在討論蘇炳添與蘇東坡關係的文章中指出的,家譜中所列出的先人,越遠古的其實越不大可靠。那麼,究竟如何辨識家譜中哪些可能是攀附的同姓名人,哪些是真實存在的祖先呢?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是否能清晰列出先人的生辰、婚娶、墓葬及子女數量與聯姻關係等,如果能列出這些,通常都是比較靠譜的真實存在的祖先,如果這些關鍵信息缺乏,那麼,很可能就是攀附冒認的祖先。

通常人們對自己三代之內的祖宗姓名以及與生命有關的關鍵信息還是記得的(包括生辰忌日、子女數量、聯姻對象、墓葬地點等)。如果這個家族遵守定期修譜的傳統,比如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那麼很可能他們的世系記錄就不會中斷。所謂「三十年一小修」,其實大概就是一代人就要修一次,這個代,按照當時人的壽命、結婚年齡等來計算的。如果男性結婚年齡取一個中數30,那麼他生的孩子在他60歲的時候大概亦30歲,是為一代。如果是1949年出版的家譜,往前追溯十代,大概可以追到清朝乾隆年間。

現代修譜是宋代以後中國人才有的傳統,之前的世系普通人家很難講清楚。之前中國雖然也有家譜,但均為世家顯族官修,民間不能私修。這些官修家譜,是與當時的門閥政治有關。隨著門閥制度在唐朝末年的瓦解,這些為了審查出仕資格及婚配對象的官修家譜大多也在戰爭混亂中被焚滅,所以宋代有學問家就說「譜牒又廢,人家不知來處,無百年之家,骨肉無統,雖至親,恩亦薄。」

到了宋代,朝廷開始鼓勵民間尊拜祖先、建立宗祠,以更好管理族眾。但這種管理通常也是限於五服之內。所謂「五服」,指的是當時的「服制」,按服喪期限和喪服的粗細不同,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五種等級,即謂「五服」。「期服親」是指父系親屬、「大功服親」是指祖父系親屬、「小功服親」是指曾祖父系親屬、「緦麻服親」是指高祖父系親屬,母系一世的親屬同屬於緦麻服親。內親在喪事期間要為死者服喪,關係親近者居喪服制愈重、關係疏遠者居喪服制愈輕,依次遞減。民間今天還有所謂按層級為逝世親人「披麻戴孝」的風俗,其實就是古代服制傳統的殘留。與服制有關的宗法,也通常只是由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孫,包括男系後裔及其配偶,亦稱為「本宗九族」。

為了推行尊祖、敬宗、收族等相關的宗法,倡行孝道,當然就要讓族眾弄清楚自己五代以內的祖宗,民間纂修家譜之風始起。朝廷為了鼓勵這種做法,推出官員封贈制度,即按照不同官職大小,封贈先輩親人,官職越大追授越遠,變相激勵民間要知道牢牢記住自己祖先的姓名及生辰等,這與科舉考試時考要要填上三代的姓名字號等類似,不知者當然會為人所不齒。不過可能文人好面子,從宋代開始,一些文人在纂修自己家的族譜時,有意將祖先往五世以上追溯,直至遠古。歐陽修、蘇軾等人在這方面是表率,他們為自己家族修譜,一方面列出五世祖以內先人的具體信息,另一方面又將家族淵流不停上溯,這種家譜的格式在後世亦非常流行。由於世系記錄中斷,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許多家族實際上就只好用攀附、冒認同姓歷史名人等方式來「發明祖先」,以填充中斷了的世系。

正因為此,今天打開任何一本家譜,早期先人多為貴胄,但是到了可考的十代之內的記錄,通常又顯得平淡無奇,能出一個進士或舉人,已是異常榮耀,會大書特書。前顯後卑,這種矛盾,其實也就反映了遠虛近實的特點。將高貴虛擬的祖先,列在家譜,一方面是為了與他族競爭需要,一方面也可能是為了激勵族人。對後世查閱使用家譜的人來講,在使用這種家譜時,便要多留一個心眼,至少自己心裡明白,那些家譜上一二千年前的祖先,其實就真的是一個鼓勵後代上進的符號,而五代以內的先人,一定要牢記姓名,並且有空就告訴後代他們的故事。

从祖宗攀附到無必要的英雄再塑造:也談蘇炳添與蘇東坡

从祖宗攀附到無必要的英雄再塑造:也談蘇炳添與蘇東坡

最近熱搜上一個話題,是中國傑出的田徑運動員,百米紀錄保持者蘇炳添被他老家的族長「確認為蘇軾第¬¬29代孫」,舉出家譜作證。然後就有吃瓜者發揮想像,認為蘇軾確實愛跑,因此,認為基因遺傳至今,在蘇炳添身上爆發出來。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因為裡面涉及到家譜如何描述自己祖先的策略。

家譜中的信息有真有假,這個有史料常識的人都明白。相隔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祖宗,往往靠不住,因為宋代並無民修家譜,而明清時代所修家譜,能夠明確知道自己十代以前祖先的非常少見,而今天我們所見之家譜族譜,大多數是當代所修,當然可能包括了一些舊家譜的內容。但這種舊譜通常也只是民國時期或清朝中晚期所修,現在如果能在看到一本清朝初期的家譜就很稀奇了,更不用說明代的。所以完全能夠連續傳承上千年的家譜幾乎沒有。那麼在族譜世系斷裂的情況下,如果完全不知道自己之前的祖宗姓甚名誰,修譜的人如何去確認自己遠古的祖先呢?

常見的辦法就是攀附。就是將跟自己同姓的歷史名人認作是自己的祖宗。因此,姓朱的通常都會追到朱熹、朱元璋,姓孔的無疑會追到夫子大人,姓曹的便會講曹操是自己先人,這種攀附名人很常見。所以,姓蘇的許多都講自己是眉山蘇氏的後代,蘇炳添的族人也不能免俗。真的要驗證這個,除了基因序列對比檢測之外,其實還可以根據已知的蘇軾的後人去向去推斷,如果其後裔已經無法查到,那麼就屬於斷裂,無法確認。如果能夠根據比較確定的史料,找到直接證據證明其後裔居住在何處繁衍,那麼才真的可以說是蘇軾的後裔。但這對證據的要求是很高的,拿一本當代編修的家譜是無法證明的。如果真的要令人信服,必須將他們族長說保存的明代家譜展示出來。

但即使是如此,也不排除世家寄附的可能性。許多姓氏族眾的來源很複雜,有的是改姓而來,有的是被賜姓,有的是真的傳承下來的姓氏。在明代寄附豪族並不少見。所以,一個人,在史料完整的情形下,要確定自己十代、二十代之前的祖先是很困難的。比如現在你們家不認真修家譜,也沒有保存好家裡的資料,那麼,一百年後,如果你不是很有名的人物,你的後代知道你的名字是很困難的。就像我們之前講的, 現在的人,許多人已經完全不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麼名字了,有的人甚至連祖父的大名也不知道,你說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如果相信一百年後你們的後代再修的家譜呢?不知道姓名經歷,但如果又要修家譜,那麼各種杜撰的故事就會發生了,有人把這種叫作是「發明祖先」。

不過蘇氏族人對外宣佈他們是蘇軾的後代,有一種想法是給體育英雄再多抹一些金,通過家族的傳承,來強調英雄之所以在他們的家族出現,是有悠久的家族文化傳統的。這種善良用意完全可以理解。但在資料不全,無法說服外人時,這種英雄再塑造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從田徑成績來看,蘇炳添已經是中國人甚至亞洲人的驕傲了,不管他是不是蘇軾的29代孫。

你知道自己祖父的姓名嗎?

你知道自己祖父的姓名嗎?

中國人古語都講「富不過三代」,因此,真正可以傳承的東西其實還是家風。大家可能覺得很抽象,什麼是家風呢?其實就是一種家族傳統,比如讀書世家,如果教育得當,子女理應對讀書有興趣,因為長久浸染於這種家族文化之中,所見,所聽,都與書文有關,那麼孩子自然就從小對此有興趣了。不過這種家族文化傳統,或優良的家風,在這七八十年中可能已經破壞殆盡了。今天中國的孩子,已經非常習慣過小家庭生活,至於「家族」,除了遊戲中出現這個名詞,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有這種感覺了。那你是否有家族情懷呢?您知道您這個家族的傳統是什麼嗎? 或者,比較簡單一點的問題:你知道你曾祖父的姓名叫什麼嗎?

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个调查,就会发现,不但曾祖父,许多人可能连自己祖父的姓名都不知道。后人不知道祖父的姓名,似乎比较难以理解。但在从前社会,一些中产以上人家,有的家庭情况复杂,比如爷爷娶过好几房太太,亲疏有别,或矛盾重重,以致父母不大愿意向孩子提及上一辈姓名。又如在政治运动频繁发生的年代,许多家庭都饱受冲击,如果祖父一辈有什么政治历史问题,后代便被可能打成“黑五类”,造成严重的家庭创伤,后人也不愿意再提及悲惨往事,甚至上辈姓名都有可能会触发感伤,下一代便有可能不知道祖辈姓名。另外,如果祖父母很早就过世,与孙辈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家人也不大重视保存家族历史,家谱、先人牌位、甚至墓碑都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后代便可能也不知道祖辈姓名。另外,所谓“官名”,其实是与阶级有关的。对于穷苦人家的后代来讲,爷爷的大名鲜有人提过,平时日常生活中最多听到人喊他的小名,因此,他们也很有可能根本没机会问及爷爷官名是什么。

即使知道祖父辈姓名,但再往上辈祖先追溯询问,绝大部分华人都有可能一无所知了。今天有人如果知道曾祖或高祖姓名,便说明他们非常重视家族历史渊源,为此特别做过研究,或至少将家谱认真阅读过。因此,上辈家人姓名知晓与否,可以被视作是家史关注度的一个测量值。

当然,有人明明知道自己爷爷、奶奶姓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对外提及。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至少原因,或与上述事体有关,或出于今天的利益考虑,有意回避自己家族历史,不愿意对外提及曾经是“家族负面要素”的上辈。比如祖父阶级成分不好,或有过惩处经历。这种心理创伤,可能需要通过直面家族历史来进行心理疏导,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如果能冷静面对,并且尊重先人的经历,也许后人就渐渐会走出历史的阴影。

科举时代,无论考秀才、举人还是进士,考生都要填清自己的三代履历,即包括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但今人填表,亲属主要填父母、子女姓名即可,家庭规模萎缩,外界也无要求,后人对先人姓名自然也就越来越淡漠了。但是,姓名就像亲族关系的密码,如果你知道先人姓名,肯定便想知道更多他们的经历,未来向后代讲述家史时自然也不会无根无源,家族历史或者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家族发展下去的重要精神资源。

所以,不管你现在在哪里,不过你离家乡已经有多远,有空不妨研究一下自己祖父、曾祖或高祖的姓名,也许你可以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的家族历史。然后再研究下去,你也许就会发现自己家族原来有如此“正能量”的家风家训,自己的先人原来真的有那么多传奇值得后辈敬仰!

為什麼我們要研究家族史?

作者:伏靈

經常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者「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文字」,雖然這些話聽起來刺耳,但是如果我們認為所謂歷史主要認為是存在於出版的著作之中,那麼對於曾經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歷史似乎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們的名字絕大部分都不會進入這些歷史書籍之中。然而,對於我們這些「常人」來講,我們那些先人的名字雖然沒有出現在出版書籍之中,但是可能卻一直縈繞在我們的大腦之中。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他們是我們最親的親人。再往上數三代,那些離我們還活著的人似乎很遠的祖先,其實又是他們最親的親人。如果我們不瞭解他們的歷史,我們又如何知道自己家庭的源頭。再往下數幾代,如果我們不去瞭解先人的歷史,為何我們希望自己的後代記住現在的我們呢?因此,研究家族歷史,不僅僅是追憶先人,亦是瞭解自我、教育後代的重要方法,在這個過程之中,大概家族傳統或門風族範,未來才有可能變成一種可能。

所以,歷史對於人類而言,其價值怎麼高估也不為故。因為人很難擺脫過去,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記憶總是纏繞著人們的心頭,而當下所採取之行動,往往受制於人們對過去的記憶。這種記憶,有時未必是親身所經歷,對前人歷史之認知或想象,亦可能成為「記憶」的重要來源。中國人對祖先素有崇拜的傳統,「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種傳統,儘管在當下未必會為許多人所遵循,但隨著年歲增長,或者命運沈浮,或終有一日,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特別想知道與你祖先有關的故事,想知道自己究竟從哪裡來?先人之前長得什麼樣子?自己性格中有哪些潛在的物質,其實是源於數代之前的祖先?即使對遠祖沒有太多的興趣,但至少許多人,到了一定年齡,亦會對帶來自己生命的父母(或有教養之恩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長輩)的歷史特別有瞭解的願望。你也許會花大量時間自己查閱資料,收集與你家族歷史有關的信息,或你也想自己將回憶記錄下來,甚至寫成一本可以留給後人的書。如果能實現這種願望,這顯然比什麼遺產,可能都要珍貴得多。

華人的歷史,包括華人人口佔主流的國家的歷史,或華人社區的歷史,其實就是由一個個家庭的故事構成的。因此,研究家族史,不但可以幫助我們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自己身上有哪些家族基因,而且還可以知道所謂國家的歷史,或城市史、社區史,乃至華人文化史、商業史,究竟是怎麼回事。通過家族這個菱鏡,我們可以對歷史與現在,乃至未來都有更清晰的認知。

如果此時你需要協助,或者可以給我們寫信,告訴我們你想查找的先人的姓名,或者你所知道的簡概故事,然後,也許我們可以給你提供專業意見,幫助你實現自己的願望。我們的聯繫方式是:

myrootsinchina@gmail.com

伏靈家族歷史研究社